贵州土石方工程审计中应留意的问题
土石方工程因施工场所复杂、地形不规则、工程隐蔽性等特点,其工程量的审核一直困扰审计人员。因而,在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中,应关注土石方工程。
一是掌握土方工程中的“三个标高”。即原始标高、设计标高、开挖埋填后的实践标高。原始标高即原地貌标高,一般在施工前期甲方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测绘;设计标高由规划单位供给,在设计图纸上都有所标示;实践标高以土石方工程完工后的现场测量记录为准,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共同确认。
这一过程主要是核对开挖埋填完工后的实践标高,是否到达施工图纸所标示的设计标高,因为场所设计标高是进行场所平整和土方量计算的根据。审计工作中,要留意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少挖或超挖的问题。另外,施工单位有时候会供给现已处理过的标高数据作为工程量的计算根据,因而要留意施工单位所供给的三个标高的原始数据是否真实、可信。
二是掌握场区边界的距离。在审计过程中,场区距离的审核一般习惯性的以设计图上的距离作为场区的实际间隔,实质上两者之间有时会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实践施工时,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超挖,即实践施工边界线超出设计图纸的要求;也有或者由于现场实际情况的限制和制约,如拆迁延误、地质情况恶劣等,导致部分场所不能施工,即实践施工边界线小于设计图纸的要求。因而,审计中要留意多算、漏算工程量的问题。
土方运距也是土方工程审计中容易产生问题的关键点,需求通过现场的重复勘察,复原运距的真实情况。
土石方分部工程是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时应关注的部分,土石方分部工程一经隐蔽,真实与否,单纯依靠材料无法作出准确的判别。因而,审计人员不能唯材料论,要善于辨别材料的真伪,讲究技巧,用事实说话,在审计过程中加强各项目参加方信息沟通,防止主观因素对审计结论形成的误差。
(本文内容来源于审计局官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