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土石方工程:土石方调配计算
1.平均运距
土方调配的运距,是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间隔。在道路工程中为简化核算起见,这个距离可简单地按挖方断面距离中心至填方断面距离中心的距离计算,称平局距离。
2.免费运距
土、石方作业包括挖、装、运、卸等工序,在某一距离内,只按土、石方数量计价而不计运费,这一距离称为免费运距。施工方法的不同,其免费运距也不同,如人工运送的免费运距为20m,铲运机运送的免费运距为100m。
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均匀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应按其超运运距核算土石方运量。
3.经济运距
填方用土来源,一是路上纵向调运,二是就近路外借土。一般状况用路堑挖方调去填筑间隔较近的路堤还是比较经济的。但如调运的距离过长,以致运价超过了在填方邻近借土所需的费用时,移挖作填就没有在路堤邻近就地借土经济。因而,采用“借”还是“调”,有个距离问题,这个距离既所谓“经济运距”,其值按下式计算:
经济运距:L经=B/T+L免
式中:B —借土单价(元/m3);
T —远运运费单价(元/m3?km);
L —免费运距(km)。
经济运距是确定借土或调运的界限,当调运间隔小于经济运距时,采纳纵向调运是经济的,反之,则可考虑就近借土。
4.运量
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超运运距单位与土石方调配数量的乘积。
在生产中,例如工程定额是将人工运送免费运距20m,均匀每增运距10 m 划为一个运送单位,称之为“级”,当实践的均匀运距为40m ,则超远运距20m时,则为两个运送单位,称为二级。
总运量= 调配(土石方)数量×n
n = (L - L免)/ A
式中:n —平均超运运距单位,(四舍五入取整数)
L—土石方调配平均运距(m)
L免—免费运距(m)
A—超远运距单位(m)(例如人工运送A=10 m,铲运机运送A=50m;)
5.计价土石方数量
在土石方核算与调配中,挖方均应予计价,但填方则应按土的来源决定是否计价,如是路外就近借土就应计价,如是移“挖”作“填”的纵向调配利用方,则不应再计价,否则构成双重计价。即计价土石方数量为:
V计 = V挖 + V借
式中:V计—计价土石方数量(m3)
V挖—挖方数量(m3)
V借—借方数量(m3)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